0915学习日志

计算机网络

局域网

  1.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

    • 主要特点:
      1. 为一个单位所拥有,其地理范围和站点数量均有限
      2. 所有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
      3. 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
      4. 各站点为平等关系而非主从关系
      5. 能进行广播和多播
    • 三种特殊的局域网拓扑
      1. 以太网
      2. 令牌环(Token Ring)
      3. FDDI:逻辑拓扑环形结构,物理拓扑是双环结构
  2. 以太网与IEEE 802.3

    • DIX Ethernet V2
    • IEEE 802.3
    1. 以太网的传输介质与网卡

      标准名称 10BASE5 10BASE2 10BASE-T 10BASE-F
      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(粗缆) 同轴电缆(细缆) 非屏蔽双绞线 光线对(850mm)
      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
      拓扑结构 总线型 总线型 星形 点对点
      最大段长 500m 185m 100m 2000m
      最多节点数目 100 30 2 2
    2. 以太网的MAC地址:6字节,具体分配方式如下表

      厂商代码 自行分配的适配器编号
      高24位 低24位
      • 单播帧
      • 广播帧
      • 多播帧

      MAC帧的首部:

      1. (6字节)目的MAC地址
      2. (6字节)源MAC地址
      3. (2字节)类型:交付上层协议

      MAC帧的尾部:

      1. (四字节)FCS:校验码
  3. IEEE 802.11 无线局域网

    1.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

      1. 有固定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
      2. 无固定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:自组网络(ad hoc network)
    2. 802.11 局域网的MAC帧

      1. (30字节)MAC首部

        MAC首部组成部分(按序) 字节数
        帧控制 2
        持续期 2
        地址1 (接收地址) 6
        地址2 (发送地址) 6
        地址3 (视情况而定) 6
        序号控制 2
        地址4 6
        帧控制组成部分 bit位数
        协议版本 2
        类型 2
        子类型 3
        去往AP 1
        来自AP 1
        更多分片 1
        重试 1
        功率管理 1
        更多数据 1
        WEP 1
        顺序 1
        去往AP 来自AP 地址1 地址2 地址3
        1 0 接收地址=AP地址 发送地址=源地址 目的地址
        0 1 接收地址=目的地址 发送地址=AP地址 源地址
      2. 帧主体

      3. (4字节)FCS帧校验序列

  4. VLAN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

    • 802.1Q帧
      目的地址 源地址 VLAN标签 类型 数据 FCS
      6B 6B 4B 2B 46B-1500B 4B

广域网

  1. 基本概念

  2. PPP协议(点对点链路控制协议)

    • 用户需要连接到某个ISP
    • 广域网路由器之间的专用线路
    1. LCP:链路控制协议
    2. NCP:网络控制协议
    3. 一种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

数据链路层设备

  1. 网桥
  2. 以太网交换机
    1. 原理和特点
    2. 自学习功能
  3. 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对比
    • 集线器不隔离广播域、冲突域
    • 交换机不隔离广播域、隔离冲突域